以瓜为媒邀客来 看尽乡村好“丰”景
——第五届新疆昌吉老龙河西瓜产销对接会侧记
麦随夏风熟,瓜逐阳光甜。一场在西瓜地头举行的产销对接活动正在进行。
7月3日,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老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园,空气中弥漫着西瓜的香甜气息,瓜农们带着自己最具竞争力的西瓜,共赴一年一度的新疆昌吉老龙河西瓜产销对接会。
昌吉种植西瓜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清道光年间《轮台杂记》记载老龙河西瓜别具风味。长期种植西瓜的历史,形成了昌吉州独特的西瓜文化,孕育了“老龙河西瓜”响当当的品牌。昌吉老龙河西瓜以体形大、皮薄肉厚、甜爽香郁、甘甜多汁,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20世纪90年代,昌吉已成为中国西瓜种植的主要基地。2014年老龙河西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2019年经中国园艺学会评审,全国第6个、新疆第1个“中国西瓜之乡”落户昌吉农高区。2019年起,昌吉州每年举办老龙河西瓜节,成为昌吉农业的品牌活动之一。
此次西瓜产销对接会上,最开心的要数现场签订西瓜订购协议的瓜农。
云南训春农产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训春与昌吉农高区瓜农许四合作十余年,今年周训春继续订购西瓜5000吨。“今年我们借助政府搭建的平台,订单数量较往年高。”许四告诉记者。
周训春在一旁笑着说:“老龙河西瓜口感好、耐运输,特别是品牌打得响,消费者认可,目前销售市场已覆盖江浙沪、云贵川等区域。”
一场产销对接会,不仅留住了老客户,也吸引了新客户。
新疆豫盟瓜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褚付义当日与深圳市和乌鲁木齐市的客商签订了2000吨西瓜订购协议,预计金额180万元。“希望依托老龙河西瓜产销对接会,让‘老龙河西瓜’的名头更加响亮!”褚付义说。
此次产销对接会上,揭榜了昌吉农高区最大、最甜的西瓜。
舞台上,12个参赛西瓜一字排开,个个都有10公斤以上,由几位男士将西瓜抬着称重。
“瓜王”以单个西瓜的重量来论,昌吉农高区瓜农张煜松选送的一个西瓜,以重量23.88公斤摘下“瓜王”桂冠。
“拿到了‘瓜王’称号,我特别激动。”张煜松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他种的西瓜品种是金城5号,口感好,糖度高,一直供不应求。培育“瓜王”仅仅选择个头大的品种不够,还需加强水肥管理,才能顺利收获二十多公斤的“大瓜”。
西瓜“选手”除了现场比拼重量,还要比质量。一刀下去,一个西瓜应声裂开,露出鲜红多汁的果肉。经评委品鉴,昌吉农高区瓜农王景淞选送的西瓜获“综合品质瓜王”称号。
“来自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的5名评委通过观察、测量、品尝等方式,对参赛西瓜的外观、重量、含糖量等多项综合指标进行评比打分,评选出了‘瓜王’和‘综合品质瓜王’两个奖项。”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伊鸿平介绍。
州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关妍表示:“我州将着力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探索‘互联网+农业’框架下农产品产销对接路径,利用新媒体开展分享性传播,联合疆内外供应链企业建立完整的物流体系,将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手段相嫁接,‘倒逼’产业提档升级,让优质、绿色的老龙河西瓜走俏全国各地。”
上一篇: 科技日报刊发:新疆...
下一篇: 昌吉农高区开展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