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召开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高温干旱区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总结会。昌吉州党委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主任(总指挥)高雷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昌吉州科技局、昌吉州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及项目成员参加会议。
高雷强调,玉米高密度高产需构建全链条产业模式,在品种研发选育环节精益求精,同时在引进深加工企业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以此贯通上下游产业;深化与新疆团队的协作,特别是强化兵地合作,实现各方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重视对李少昆专家团队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坚实的保障与支撑;高度聚焦项目相关科研方向,力求凝练出独具昌吉特色的发展成果与模式,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与鲜明标识。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作物科学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少昆带领团队历经20余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创新研发,结合新疆实际于2023年确立为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李少昆研究员为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讲解玉米种植关键技术(来源:西部研究中心)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技术,旨在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增加密度、精准水肥调控、导航精量播种、宽窄行种植、滴水齐苗、精准化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科学管理和精准调控,提高玉米的单产和总体产量,有效解决玉米密植出现的“倒伏、空秆、早衰、抗性减弱”等突出问题,为我国高产优势区规模化生产和玉米单产提升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高产之路。2024年“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昌吉州推广面积98万亩,玉米单产由915公斤/亩增加到1018公斤/亩,亩均单产提升11%,在全疆推广面积近334万亩。该技术先后被遴选为全国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和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并于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确立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核心增产技术。截止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实施超4500万亩。
(来源:西部研究中心)
李少昆团队在研究玉米高产理论与技术同时,通过“田间课堂”培养了一批知农、懂农、爱农的科研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成功培养新疆籍的博士、硕士和基层农技人员共106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田间课堂将现代玉米种植理念和先进技术传播给种植户,指导他们增产增收。李少昆团队秉承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理念,与种植户打成一片,足迹遍布了全疆玉米主产地州。“每一次产量提升既是过去成绩的总结,也是未来挑战的开始,未来沙地玉米单产提升将是我国粮食增产的又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我们团队要持续开展玉米单产提升的科研探索与技术服务,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农科力量”,李少昆研究员说。
上一篇: 昌吉国家农高区地方...
下一篇: 没有了